《十二铜表法》规定了“同态复仇”:指氏族、部落成员遭到外来伤害时,受害者给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按受伤害的程度实施正当的复仇,即“以眼抵眼,以鼻抵鼻、以耳抵耳、以齿抵齿、以命抵命”。它的出现
| A.保护了奴隶的权益 | B.限制了复仇的范围 |
| C.保护了财产的私有 | D.限制了奴隶主权利 |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 )
| A.钱学森 | B.杨利伟 | C.郭沫若 | D.袁隆平 |
“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 )
| A.“长征一号”航天运载火箭 | 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
| C.“神舟5号”飞船 | D.“神舟6号”飞船 |
有关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邓小平为北京景山中学的题词 |
| B.该题词时间为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 |
| C.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 |
| D.该题词的内容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
1998年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认为邓小平为中国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占89%。这主要是因为邓小平( )
①对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③提出“三个面向”④提出“教育大革命”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恢复高考( )
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社会公平竞争
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④是邓小平主持教育工作的成果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