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古罗马时期一高利贷者对一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聚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罗马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有关这段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紧张程度 | B.奴隶的地位有所改善 |
C.这一材料体现了公民法的实质 | D.奴隶的斗争推动了罗马法的完善 |
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A.波及范围广 | B.持续时间特别长 |
C.破坏性特别大 |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
右图的“胡佛村”反映了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 ()
A.股市崩溃,冲垮了美国的金融机构 |
B.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
C.市场萧条,世界贸易额剧减 |
D.生产过剩,大量产品被毁坏 |
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和在北京建立的政治
团体-----强学会,不久便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
A.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 | B.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
C.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 D.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
下列关于《齐民要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强调了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
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
C.总结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牧业生产经验 |
D.体现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时代特征 |
三国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得到迅速开发,其中最发达的地区是
A.洞庭湖流域 | B.鄱阳湖流域 |
C.成都平原 | D.三吴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