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 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
|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
| 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
|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马克思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普选权在此以前一直被滥用,或者被当作议会批准神圣国家政权的工具,或者被当作统治阶级手中的玩物,只是让人民每隔几年行使一次,来选举议会制下的阶级统治的工具;而现在,普选权已被应用于它的真正目的:……选举它们的行政的和创制法律的公职人员。”这里马克思肯定了()
| A.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 | B.巴黎公社的选举制度 |
| C.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 | D.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 |
1990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总理科尔,在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它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
| A.认为法德两国应和英国共同主导欧洲的发展方向 |
| B.认为欧洲一体化无论对大国还是对小国对不利 |
| C.认为欧洲一体化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 |
| D.认为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会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
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 A.教会是否腐败 |
| B.信仰是否必要 |
|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
|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