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是()
①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关键是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人民公社化”运动本质上的错误在于( )
| A.偏离了当时的工作重心 |
|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形势 |
| C.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 D.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我国在1952—1957年期间,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 | B.“一五”计划的实施 |
| C.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 | D.“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
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其中发展的“短暂的春天”是指()
| A.民国初期 | B.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
| C.抗战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近代中国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近代中国“设厂自救”浪潮中出现的代表性棉纺织企业,它们()
| A.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 B.都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 C.都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
| D.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