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
|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
|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思想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区域集团化组织相继成立。对这些组织与经济全球化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区域集团化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竞争加剧的结果 |
| B.区域集团化组织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动,其负面影响较突出 |
| C.经济全球化是建在共同市场上,区域集团化以相似社会制度为基础 |
| D.现在经济全球化进展日趋缓慢,区域集团化组织有加速发展势头 |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一反思是针对某政策的弊病而言的。这一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斯大林模 式 |
D.赫鲁晓夫改革 |
欧共体成立后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比、荷、卢和联邦德国生产率较高,产品成本低,出口竞争力强,因此对开放共同体内部市场非常积极,而法国和意大利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因
此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后才在关税问题上作出让步。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不宜进行经济合作 |
| B.权利让渡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
| C.欧共体内部各国利益冲突激烈 |
| D.60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尚不成熟 |
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先秦时期的和谐理念及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以此观点来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符合“大同构想”的是
| A.近代中国的经济 | B.新民主主义经济 |
| C.计划经济 |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 A.④①②③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③① | D.②④③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