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10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两图取自课本插图“南线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示意图”和“三大战役示意图”。

解读以上两图,可从当时的战略形势、形成的条件、结果及影响等角度进行设问命题。
请回答:
(1)图1反映了什么战略形势?这一形势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有何战略意义?
(2)图2反映了怎样的战略形势?这一形势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概括其历史影响。

综观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和谈阶段、彻底破裂阶段、战争与和谈交叉进行阶段。指出和谈时期中共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作出的努力,简要分析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的原因。简述1949年中共在战争期间坚持和谈的目的和结果。

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的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中国共产党愿意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下列条件基础上进行和平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同志注意……你们丝毫不应当松懈你们的战斗努力。
———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
请回答:
1.中共提出的谈判对象包括哪些?举例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
2.中共对国民党采取了哪两种政策?目的是什么?
3.材料反映出中共制定政策的什么基本特点?

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之后,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目标,并且首度把中部范围划分为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六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注:“苏湖”是指苏州和湖州;“湖广”是指湖南、湖北等地。)
———摘自邹逸麟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材料二:中部地区在民主革命中曾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下列三图为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材料三: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制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 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民谚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三幅图分别是指什么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部地区的这三件大事在民主革命中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3)材料三表明,中部曾走在改革的前列。当时,中国农村实行了什么重大改革措施?这一改革措施使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正在成为中国第四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内容从经济角度说明这一经济增长极的主要优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每当学校举行朝会或逢到日本什么纪元节、明治节、天皇诞辰纪念日的时候,全部学生都被命令向太阳旗致敬,唱日本的国歌,向天皇所在的地方———东方遥拜,并听“日满不可分”“日满一心一德”“民族协和”以及“忠君”“服从”等反动训戒。……在伪满洲国的修身教科书上,日寇尽力赞美与宣扬中国封建时代那一套吃人的旧礼教,如什么“尊孔”“忠君”“以服从伦理为第一要件”……
材料二:日本扶桑社2000年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谬称:“满洲国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建立现代法治为目标的国家。……满洲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日本的战争目的在于将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材料三:日本从近代起就觊觎中国钓鱼岛,但在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从未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20 世纪60 年代,某国际组织宣布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这使钓鱼岛除了战略价值外,又增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从那时起,日本开始逐步实施其侵吞钓鱼岛的计划。如1996 年7 月4 日,日本人在东北小岛设立灯塔,随后,又在钓鱼岛竖起画有太阳旗的木牌。近期非法活动频繁。
材料四:1970 年12 月,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跪下,向二战中被纳粹屠杀的600 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负疚和赎罪。德国政府向全世界发表赎罪书,成立了“赎罪委员会”给予赔偿。而且本政府对战争的反省极不彻底。近几届首相陆续参拜靖国神社;文部省最近审定美化侵略战争内容的历史教科书为“合格”。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告诫说:“如果再坚持用错误的观点对青少年施教的话,日本只能沦为世界的孤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推行的侵略政策。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中的谬论进行批判。
(3)请结合材料三及有关知识,说明日本长期以来不断觊觎我国领土、领海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德、日两国对战争反省不同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