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何贵乎元而言之?元者,始也,言本正也。道,王道也。王者,人之始也。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王不正,则上变天,贼气并见。”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 B.格物致知 | C.心外无物 | D.天人感应 |
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2007年3月8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后,3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至此,经过七次审议的《物权法》最终尘埃落定。这充分说明了
A.私有制在我国已占据主导地位 |
B.经济立法的加强反映了新时期全国人民的愿望 |
C.我国的立法权归属国家主席 |
D.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已经完成 |
2006年12月18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为促成六方会谈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
A.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B.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
D.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A.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
B.无需借鉴别人的经验 |
C.可以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 |
D.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
2001年,中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势在必行。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就体现了教育具有
A.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 B.历史性作用 |
C.统筹性作用 | D.阶段性作用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你要母鸡多下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针对的是
A.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B.斯大林时期的农业全盘集体化 |
C.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 D.斯大林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