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向成熟推进阶段”大致相当于 (  )

A.手工工场阶段 B.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
C.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 D.第三次科技革命阶段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刘芃、朱汉国主编的《历史学习精要》认为:“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殖民扩张掠夺
C.西方的黑奴贸易 D.中国的改革开放

请阅读“实际工资的增长”(1850—1913年)(1913年=100)表格数据,由此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13年
英国
57
64
70
81
90
100
法国
59.5
63
69
74.5
89.5
100


①英国工业化的水平首屈一指②两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有提高
③两国工人社会地位显著提升④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工资增长
A.① 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贝多芬给《田园交响曲》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是其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更明确地说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这部作品

A.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
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
D.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费正清和迈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第一部分的标题就是“效仿苏联”。我国学者武力也指出:“从1953年开始,中国同时走上快速工业化和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该观点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中国实行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C.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
D.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记录蒋介石日记的有关内容: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1923年9月6日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从以上日记内容可以看出

A.蒋介石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B.蒋介石对新思潮感兴趣
C.蒋介石是马克思主义者 D.蒋介石想寻找证据屠杀共产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