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
1950年 |
1952年 |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地主、富农 |
14.5 |
54.8 |
7.9 |
8.6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打倒列强,除军阀” |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要和平,争民主” |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七七事变②八一三事变③南京大屠杀④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④①②③ | D.③②①④ |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国民政府的地点在()
A.武汉 | B.北京 | C.南京 | D.广州 |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 B.西安事变 | C.卢沟桥事变 | D.重庆谈判 |
“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 D.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