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 )
| |
1950年 |
1952年 |
||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人口比例 |
土地占有比例 |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 地主、富农 |
14.5 |
54.8 |
7.9 |
8.6 |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对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中共八大公报 |
| B.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
| C.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的讲话 |
| D.中共十三大报告 |
“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此顺口溜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
| A.中美关系的新发展 | B.大陆和港澳关系的新发展 |
| C.中英关系的新发展 | D.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
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内容有
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②“一国两制”构想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民族区域自治
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下列春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是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鼓足干劲加油干,放开肚皮吃饱饭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④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⑤平安富裕小康日,欢乐和谐中国年
| A.① | B.②③ | C.④⑤ | D.①④⑤ |
2013年春晚的第一副对联出句是“五十六朵花开,五光十色六合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光十色六合春”的措施有
①坚持民族团结原则②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实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