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造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英国的议会制 | B.法国的共和制 |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 D.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表明:
A.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了西欧各国 | B.美国推动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
C.欧洲经济复兴,对美国态度强硬 | D.西欧实力增强,取代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苏联人的原子弹来轰炸,不如自毁。”莫斯科大学的女学生抱在一起嚎啕大哭,等待末日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任何响声和黑影都会使市民心惊胆颤。这些图画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柏林危机 | B.越南战争 |
C.朝鲜战争 | D.古巴导弹危机 |
“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
A.扶持西欧国家 | B.遏制共产主义 |
C.对付国内共产党势力 | D.将美国的意识形态强加给西欧各国 |
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派遣维和部队②参加六方会谈
③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