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观星台(见下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它那高高耸立的城楼式建筑相当于一根直立于地面上的竿子,台下的“长堤”则是一把用来度量日影长度的“量天尺”。台上两间小屋之间有一横梁。每天正午,太阳光将台顶中间横梁的影子投在“量天尺”上。据此回答下题。图中①位于②的( )
A.正北 | B.正南 | C.西北 | D.东南 |
若图中③线为台顶中间的横梁在一年中的最远影子,则该影子位于③线这天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
A.郑州天气炎热,暴雨集中 | 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
C.上海日出时间达一年中最晚 | D.东北地区万物复苏 |
读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问题。甲、乙、丙三图所属半球和气候类型分别是
A.甲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B.乙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
C.丙位于南半球,温带海洋气候 |
D.乙和丙分别是北半球亚热带季风和地中海气候 |
当丙图中的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B.乙地盛行西北风 |
C.丙地盛行西北风 | D.乙地高温多雨 |
如图为“某国玉米生产分布”图。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问题。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 B.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
C.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 D.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
在该国玉米种植期,下列现象最有可能的是
A.甲地正值少雨季节 |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
C.美国中央大平原正值冬小麦收获季节 |
D.中国油轮从中东返航经北印度洋顺风顺水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南岭地区 |
>60% |
天山地区 |
20—60% |
华北地区 |
<30% |
江淮地区 |
30—40% |
浙江丘陵 |
>60% |
成都平原 |
<40% |
云贵高原 |
<40% |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
<5% |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
A.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 |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
C.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 |
D.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 |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
C.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
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 |
读图,回答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S、Y三地中,一天中地方时最早的是S |
B.S地地貌形态的成因和Y地不同 |
C.Y地气候成因是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M、S、Y三地中,一天中地方时最早的是M |
图是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1950年(左图)和2000年(右图)土地利用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与1950年比较,该地区2000年
A.河流径流量增大 | B.地下水位上升 |
C.生物多样性减少 | D.气温年较差减小 |
图中的松花江河段
A.以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
B.有春汛、夏汛和凌汛 |
C.含沙量大于东北平原南部的辽河 |
D.水量较小不适宜内河航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