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鄂尔多斯与榆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鄂尔多斯与榆林地区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地区
鄂尔多斯
榆林
矿产探明储量
煤炭
均占全国1/6
占全国1/5以上
天然气
占全国1/3
占全国约1/3
产业构成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2011年)
2.6:60.1:37.3
4.9:71.1:24.0
经济指标
城镇化水平(2011年)
71%
48.56%
 
人才密度(2008年)
303/万人
194/万人

 
(1)简要说明A河流的水文特征。
(2)鄂尔多斯和榆林都是在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这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鄂尔多斯用短短5年时间,建成了基础设施齐全、能安置100多万人的康巴什新区。在西部地区,如此大力发展大城市的做法,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阴影区

A.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 B.铁矿和石油资源丰富
C.水资源和能源紧缺 D.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

港澳地区产业多向该地扩散,原因有
①劳动力丰富②地价低廉③多侨乡④国家的优惠政策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该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读南半球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山与③山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米。
(2)站在图中⑤处能看到图中标注了的哪些村庄和山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将己地的铁矿石运到丁镇附近加工,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中,P线相对于另外三条所具有的优势分别是什么?(针对每条只指出一点优势即可)
(4)站在丁镇的海边,能否看到海上日落(没有图示以外的任何阻挡)?请简要说明理由。

下图中①②③三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①②③三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h为已知量,H1、H2为变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三地的纬度依次为
(2)h的最大值为 ,H2的最小值为
(3)H1的值与h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4)该日,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5) ②地位于③地的 方向。
(6)在此日,日出时三地影子的朝向分别为① 、② 、③________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据图,导致我国东部无霜期长短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作物品种

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昼夜温差大 B.夜间多云
C.地面辐射强 D.气流下沉

以下做法,不能减少霜冻对农业生产的有害影响的是

A.用秸秆柴草在田间生烟 B.在农作物上覆盖薄膜等
C.除去田间杂草 D.提前给农田浇湿与喷水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高二年级上期期末考试时间安排表(该市的正常午餐时间为13:30左右),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按正常作息时间,做出此考试时间安排最可能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天津 C.武汉 D.乌鲁木齐

此次考试期间,该城市与重庆相同的是

A.昼长逐渐变短 B.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气温升高

地理科考试结束时,该市某中学门口路灯的日照杆影,其方位最可能指向下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