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 |
B.利用综合指标 |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
图中甲、乙、丙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
B.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
C.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
D.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
下图中P、Q、M、N为世界四个不同区域的年降水量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P | B.Q | C.M | D.N |
下列描述符合P、Q、M、N四地当地实际的是
A.P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大力植树种草 |
B.Q地区旱涝灾害严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C.M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
D.N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建立自然保护区 |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B.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C.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D.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下图左为坡面正午太阳高度角(H坡)与地面坡度β之间关系示意图,图右为我国某地(纬度为30°N)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于北京时间某日12:40根据正午时刻测得南坡不同坡面角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坡面正午太阳高度角)所绘制图。据图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位于
A.10°N, 120°E | B.20°N, 120°E |
C.10°N, 110°E | D.20°N, 110°E |
读我国某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路径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Ⅰ、Ⅱ、Ⅲ依次表示
A.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
B.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 |
C.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 |
D.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资源密集型 |
该区域可能是
A.东北地区 | B.西北地区 |
C.东南沿海 | D.青藏地区 |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城市3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该地区地表温度
A.数值高低与海拔和植被覆盖呈正相关 |
B.变化与二环路内人口和工业外迁相关 |
C.高值区由多中心向单中心发展 |
D.数值变化会导致局地小气候趋于稳定 |
该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借助
A.遥感技术确定观测点位置 |
B.全球定位系统获取动态监测图像 |
C.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热岛与地表特征的关系 |
D.数字地球控制城市热岛面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