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管 Ⅰ |
试管 Ⅱ |
试管 Ⅲ |
|
某酶 |
2 mL |
2 mL |
2 mL |
pH |
8 |
8 |
7 |
温度 |
60 ℃ |
40 ℃ |
40 ℃ |
反应物 |
2 mL |
2 mL |
2 mL |
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
B.该酶比较适合在40 ℃的环境下起作用
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中高
D.该酶在作用35 min后便失去活性
如下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根据如下图所示的过氧化氢被分解速度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
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催化特性 ④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如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上的b点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部分相似 |
C.pH=9.0时,曲线B代表的酶丧失活性,而曲线C代表的酶活性最高 |
D.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
如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量的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 |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