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 |
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 |
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 |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NH3与HCl气体或CO2气体均不能共存 |
B.铵盐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后均会有NH3逸出 |
C.SiO2能溶解在NaOH 溶液但不能溶解在氨水中 |
D.硅、二氧化硅、硅酸、铵盐对热均很稳定 |
能用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C.稀盐酸与氢氧化铜反应 | D.稀硝酸与氢氧化铝反应 |
下列是某同学对KHSO4的物质类型进行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元素组成知它是化合物 |
B.因它含有钾与硫酸根,故KHSO4是钾盐 |
C.KHSO4可以称为硫酸盐 |
D.因为它含有与酸相同的元素氢,故KHSO4也可称为酸 |
2010年4月我国玉树发生地震灾害,假如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 | B.定溶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
C.原容量瓶洗净后为干燥 |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
下面三幅图中,与胶体有关的是
①长江三角洲②东方明珠夜景③树林中的晨曦
A.只有① | B.![]() |
C.只有③ | D.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