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Cl和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泛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一定不存在FeO | B.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Fe和CuO |
C.Z溶液中一定含有KCl、K2CO3 | D.Y中不一定存在MnO2 |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反应中的主角。请回答下列问题:
I.水是一种电解质,发生电离会产生电子总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其电离方程式为。
Ⅱ.在许多反应中H2O扮演不同的“角色”。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1)H2O参与置换反应,符合X+W→Y+V:
已知X和Y分别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 W、V是化合物。
①W是水,作还原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②V是水,化学方程式为 。
(2)水在氧化还原反应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B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两种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有色气体,它们均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写出A、B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 + H2O;
②B + H2O;
(3)某物质化学式为NH5,常温下是固态,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两种气体。在NH5中的各原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则下列对NH5与水的反应描述正确的是 (填选项)。
A.NH5与水反应时,NH5是氧化剂
B.NH5与水反应时,NH5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NH5与水反应时,NH5是还原剂
D.NH5与NH3溶于水后溶液均呈碱性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a极为粗铜,b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B.图②装置的盐桥中KCl的Cl—移向乙烧杯 |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获得保护 |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
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其中m≠n,且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一定为金属元素 | B.X、Y不可能均为非金属元素 |
C.若X为Fe,Y可为Cl、Br、但不能是I | D.若X为Fe,Y只能为Cl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
B |
向AgI沉淀中滴入饱和KCl溶液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AgCl比AgI更难溶 |
C |
向某溶液加入CCl4 |
液体分层,下层CCl4显紫色 |
原溶液中存在I-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蚕丝和人造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
B.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C.常温常压下,0.1mol D216O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A |
D.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 中的水层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