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名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和千里走单骑,都给曹操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英武,派张辽劝说关羽归降。 |
B.“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说的是豪爽的妙玉和宝玉烤了鹿肉来吃,还说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谁知她吃了肉、喝多了酒竟醉卧在石凳上,“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睡着了嘴里还嘟嘟囔囔的吟诗。(《红楼梦》) |
C.卡西莫多记起只有克洛德才有通到钟塔楼梯的钥匙。他想起了副主教对那姑娘的黑夜偷袭。第一次自己阻止过他,第二次给他帮过忙。他想起成千的细节详情,觉得抢走埃及姑娘的一定是副主教无疑了。(《巴黎圣母院》) |
D.高老头是个面条商有钱但没有社会地位,很想通过女儿成为上层社会的一员;但在他病入膏肓之时,连女儿也抛弃了他。他几个女儿的婚姻表现出了金钱的“魔力”,也不无讽刺意味地表现了当时新老贵族之间的矛盾。(《高老头》)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大学毕业生去参加一次招聘面试,当他迟到了40分钟匆匆赶到时,负责面试的主管冷冷地质问:“你迟到了整整40分钟,还来干什么?”他在简短说明理由之后,说道:“我知道我没希望了。我来只是想看你还在不在,好让我当面说声对不起。”他话音刚落,主管站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被录取了。”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名著阅读简述题(2)
迎春哭道:“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苦?从小没有娘,幸而过婶娘这边来,过了几年心净日子。如今偏又是这么个结果。”(《红楼梦》第80回)
请问:文中的“婶娘”指的是谁?迎春说的“这么个结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简述之。
名著阅读简述题(1)
宝玉笑道:“我原不会联句,只好担待我吧。”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红楼梦》第50回)
请简述:“罚你去取一枝来”这一情节,并指出宝玉取那“一枝”来后又作了一首什么诗。
名著阅读下列各项中对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柳湘莲为了摆脱薛蟠对自己的骚扰,假意让薛蟠跟从自己去寻欢作乐,把他骗到北门外的塘边,糊弄薛蟠发誓结义,趁机狠狠教训了呆薛蟠。不仅打了,还用马鞭抽了,灌了他几口脏水。薛蟠大吐酒水,全身疼痛难禁,后悔自己的认错人。薛姨妈要告官,被宝钗拦住。 |
B.袭人见宝玉人性恣情,不务正业,便以生气要回到贾母身边之事试探宝玉,见宝玉对她恋恋不舍,便趁机加以劝谏,为宝玉定下三个条件,大意是,一不许再说身化轻烟的花,二不许讽刺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三不许吃别人嘴上的胭脂。宝玉吞吞吐吐没有全部答应。 |
C.宝玉来看黛玉,黛玉觉得宝玉对自己的态度忽冷忽热。无意中听到雪雁说宝玉定亲的传言,千愁万绪堆上心头来,便打定了主意,将身子糟蹋了下去,一死了之。众人请医问药,宝玉实言安慰,都不管用,直到饭也绝粒,粥也不喝。奄奄一息,垂毙殆尽。听到侍书说是要和园子里的姑娘定亲,要“亲上加亲”,顿时清爽许多,病也渐渐好转。 |
D.香菱和众人斗草,不小心把裙子弄赃了。其裙为宝钗所赠,怕辜负了宝钗的心,又怕薛姨妈责备,贾宝玉便建议香菱换一条一样的裙子。正好袭人有一样的裙子,便把裙子换与香菱,又将脏裙子拿去收拾。香菱临走时,让宝玉不要告诉薛姨妈。 |
E.中秋家宴冷清,湘云与黛玉去凹晶馆赏月联诗。黛玉发现池中有黑影,湘云便捡个小石片打过去,却飞起一只大白鹤。湘云灵机一动,便联出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寻思半日对道:“冷月葬花魂”,湘云拍手称奇,但又觉太颓废。后妙玉从山后转出,说这句子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人之气数,让她们不要再联下去而请到她那里喝茶。填空题(每空一分,共5分)
(1)宝玉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图册后,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宝玉依警幻仙姑之言,与仙女秦可卿结婚。婚后,二人正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可卿救我!”方从梦中醒来。
(2)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同尤二姐结了婚,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一面唆使被逼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借刀杀人。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凤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遂(结局)。凤姐故作姿态,伤心痛哭。
(3)前一天晚上,林黛玉敲贾宝玉的门没有开,觉得被贾宝玉冷落了。第二天,她一个人悲悲泣泣地葬花,并哭着吟了一首《》,正好被贾宝玉听到了。贾宝玉不觉痴倒,也大哭了一场。宝玉、黛玉因此清除了误会,遂相好如初。
(4)贾母生病,偏有传来迎春死的消息,病势日增,终离世而去,求凤姐把老太太的丧事办得风光些。
(5)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决定____________,娶宝钗为媳妇“冲喜”。 袭人进言说怕害了宝黛钗三人,贾母为难,凤姐献了一个用宝钗暗代黛玉的掉包之计,获得贾母同意。简述题
“……可知这样大家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请简述这件事。简述题
贾府抄家后日渐衰败凋零,为博贾母欢心,大家高兴,湘云建议给宝钗过生日,大家借此玩乐一番。可是宝玉为何中途退席?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②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③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论语·宪问》)
④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⑤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侍于君子”的人说话应注意什么?请概括回答。(2分)
答:
(2)孔子认为“言”与“行”的关系如何?请简要分析。(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