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 B.奴隶消极殆工 |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A.秦孝公重用商鞅 |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这是最近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历史上,我们祖先最先能够吃到米饭的是()
A.元谋人 | B.北京人 | C.半坡人 | D.河姆渡人 |
根据表格分析下列五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你从中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国家 |
1951~1960年 |
1961~1970年 |
日本 |
8.0 |
10.6 |
美国 |
3.3 |
3.9 |
联邦德国 |
7.3 |
4.6 |
法国 |
4.8 |
5.6 |
意大利 |
5.5 |
5.7 |
A.各国经济增长均衡
B.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C.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是欧盟的成员国
D.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然寻其源头,未尝不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这段话体现了大久保利通主张:
①民富则国强②政府扶持经济发展③以工业立国④引进西方科学技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图是哪一宗教的传播线路
A.佛教 |
B.基督教 |
C.伊斯兰教 |
D.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