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事实上,京津冀一体化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理念,但直到2014年,京津冀区域的一体化发展才真正起步.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确定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要求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8月,国务院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该小组组长。在党和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下,京津冀一体化加速。
材料二:京津冀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资源环境空间管理措施,出现了城镇建设挤占生态空间、工业园区发展成片、污染排放监管不严等现象,引发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生态失衡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不断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环境问题正倒逼三地进入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新型区域治理阶段.环境保护一体化对环保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国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的理论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京津冀发展如何用环境保护一体化破解资源环境问题?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2月16日上午,南京市摇号产生20万户家庭,分享由政府派发的旅游消费“大红包”,南京市向市民免费发放2000万元乡村旅游消费券(如下图所示)由此拉开序幕。同时,商务部对相关部门发放消费券进行了可行性调研。目前,调研部分已基本结束,研究报告也几易其稿。对此,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明确表示:“发放一些消费券,对拉动消费起到了推进作用。” 他肯定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做法,也为此前一度火热的消费券作用之争定调。
结合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谈谈上述材料中体现的哲学道理?

某市一中学高二(3)班学生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调查了解到,该市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陈旧,总量不足,投入少。②基层文化队伍薄弱,素质偏低。③基层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需求。④文化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封建迷信和赌博等落后文化盛行。
结合材料说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唯物论依据。

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也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四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使命,提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要求。
从唯物论角度分析两次解放思想有何不同。

当前我国松花江、淮河、巢湖流域和太湖流域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污染防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4月1日,全国环境保护部联席会议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有关部门和地方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目标如期实现。中国今年将开展松花江水污染防治“753”专项行动。即强化7个重点城市污染防治工作,狠抓5条重点河流的综合整治和环境监管,重点开展3个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检查,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淮河、巢湖一直是国家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4月10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安徽调研时强调,要正确处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采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治污项目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强化环保执法监察,加大环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增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资,加大水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推进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等一系列对策措施,支持安徽淮河段、巢湖水污染防治,使环境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联系材料说明,国家在松花江、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梁子湖是湖北第二大淡水湖,面积42万亩。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从事湖泊渔业生产的人骤然增加。武汉梁子湖也因此被个体户和企业分割,湖面围栏密布,围栏中草鱼、青鱼、螃蟹高密度养殖,导致水草、虾、螺等野生资源迅速消失。这些渔业企业为了追求效益,大量投放人工饵料和化肥,一湖清水变成了浊水,连鱼虾都捞不着。渔民们怨声载道、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面对这种情况,湖北省推动相关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关停污染企业,减少对湖泊的废水排放。鄂州环保部门还通过对渔场养殖品种的调整,减少投放鱼苗和螃蟹,采取轮休轮养以及禁渔期等方法,使得水草得到间歇性的修养和恢复。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湖北鄂州市政府做法的合理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