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上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黄赤交角在图上是( )
A.∠XOF B.∠TOF C.∠FON D.∠TON
(2)按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图上ST与EF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3)当太阳直射点由MN向北移动到EF,再由EF向南移动到MN的过程中,S′T′及其以南的范围内,极夜现象出现的地区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定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据此和图1-3-12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在图中合理的表示出此季节全球的昼夜状况,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②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T、S、F、N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你所学的内容,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合理排列S、F、N、F′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现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将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有(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总是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6)假设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变为35°,这时,地球上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度)向南、北降低;在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中,范围将扩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4—16,分析回答:
(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B。
(2)该河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
(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侵蚀)作用,也有(侵蚀)作用。
下图是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图4—11),回答:
(1)图中公路AH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其目的是为了避开。
(2)公路AQ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分布,它与AP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3)一般来说,在山岳地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时,人们通常优先修建,在线路选址时,通常回把线路地址选在。
(4)图中铁路穿过的谷地按山岳的形成类型属于,它是由发育而成。
下图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图4—10),读图回答:
(1)从地貌形态来看,该地属于;从地质构造角度来看,该地属于。判断的依据是。
(2)这种地貌类型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3)从图中信息推测:该地可能发生过的内力作用有。
读图4-9,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形看:A为,B为。从地质构造看,A是,判断的依据是,B是。
(2)A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B处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读下面两种地貌图(图4—1),回答问题:
(1)A图地貌为地貌,它是由作用形成的,A图中①是,②是,③是。
(2)B图地貌名称是,它是由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