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年9月7日《科技日报》报道:在“首届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上,内蒙古工商联副主席吴子申说,中国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0%左右,农民仍然占到总人口比重的大半。一个拥有8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如何完成转型,走上城乡均衡发展的道路,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国正在破解的一道世界级难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  )
①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②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③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是发展最慢、变化最小的国家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包括爱护公用设施、爱护生态环境;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滋扰,做文明观众等。这些对我们青少年亲近社会的启示:()

A.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B.要善于明辨是非,拒绝不良诱惑
C.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D.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

“东方之星”翻沉事件发生后,湖北监利县的许多司机在自己的车上系上黄丝带,免费接送死难者家属。这一行为()
①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②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③是公民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④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从下边漫画中,你看到了()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②见义勇为精神
③对社会的冷漠情绪④“看客”心态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一个人想要离开社会而存在,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人类社会的发展总要受一定的社会环境制约
B.人类社会是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生活的群体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朱敏才和妻子退休后,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沟沟坎坎,为山区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他们的做法启示我们()
①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②要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要有崇高的精神追求,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④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