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称赞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公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李贽的这些言论说明其思想特点是
①反对正统②抨击神权 ③离经叛道④男尊女卑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不理朝政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 |
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A.致良知 | B.发明本心 | C.经世致用 | D.读圣贤书 |
有人认为“口口口口……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王阳明 |
有人阅读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道德经》后,总结了一下内容,你认为可信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C.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
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