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部苏丹已正式从苏丹分离,成立南苏丹共和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南苏丹首都朱巴位于北京(40°N,116°E)的________方向。
(2)甲、乙两幅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图____________;若图甲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厘米,则图甲的比例尺约为________________(数字式)。
(3)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 GPS的基本工作原理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以前到了旅游目的地,看山、看水、看风景。现在只“看”是不够的,各种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旅游产品不断涌现,使得旅游空间变成可消费、可体验的场景。这样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游客的青睐,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例如,上海天文馆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运用5G高清、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现代技术,结合专业天文仪器、天文馆科普知识、全新交互理念,打造全国首个天文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产品,为游客开启元宇宙与星辰大海的探索征程。

以某一世界文化遗产地为例,设计一个参与感强、互动度高、体验性好的文化旅游产品。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石器时代以后,今洞庭湖地区一直在沉降。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为河网交错、局部有小湖分布的平原地貌景观。东晋、南朝之际,受长江荆江段兴筑堤坝等因素的影响,长江水分两股进入该地区,干扰该地区水系,在该地区迅速形成大湖景观。之后洞庭湖不断扩张,在宋代达历史最深。研究表明,宋代以来,长江含沙量持续增加;洞庭湖洪水特征逐渐由以“春溜满涨”为主转变为以“夏秋连涨”为主。至清代中叶,洪水期洞庭湖面积扩张至历史鼎盛。图1示意先秦汉晋时期该地区水系,图2示意明末清初该地区水系。

1)据图1,用遗址分布说明与新石器时代相比,汉代该地区河网湖沼广布。

2)说明荆江堤坝修筑致荆江河床相对堤外不断增高的原因。

3)简述宋代以来洞庭湖洪水由“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夏秋连涨”为主的原因。

4)解释宋代以后洞庭湖在面积扩张的同时深度变浅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厄瓜多尔(位置见下图)沿海及附近低海拔地区出产的托奎拉草,新叶质地柔软且富有韧性。用托奎拉草新叶编织的草帽防晒、防雨、透气,很久前就被当地居民普遍使用。19世纪30年代,蒙特克里斯蒂开始规模化生产托奎拉草帽,并在地处国际交通要道的巴拿马建立贸易公司,将草帽销往其他国家。之后,受政府重视,昆卡发展成为托奎拉草帽产量最大的地区。托奎拉草帽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工序复杂、耗时长,因而售价较高。近年来,受替代产品、消费习惯以及其他国家同类商品的影响,托奎拉草帽的出口压力增大。

1)很久前厄瓜多尔沿海居民就普遍使用托奎拉草编织的草帽,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明蒙特克里斯蒂在巴拿马建立贸易公司销售托奎拉草帽的原因。

3)指出昆卡发展托奎拉草帽产业初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近年来厄瓜多尔托奎拉草帽出口压力增大,对此提出应对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加拉国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部,地势低平,人口众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节点,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哈德拉毛河流经阿拉伯半岛东南部,暴雨时洪水泛滥,其上游为季节性河流。

1)从水文、水系特征的角度,探讨该国河流对运输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孟加拉国目前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天然气,但该国煤炭、石油储量不足,需要进口。

2)说明该国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途径。


材料三:孟加拉国是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国。作为世界第一成衣出口国的中国,积极参与该国成衣制造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3)说明中孟两国各自在哪些方面。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北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是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据表推断该地区古生代地理环境演变过程。


材料二:当地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在地表堆积了大量矸石(固体废物),草木不生。为修复生态环境,从别处运来土壤覆盖在松散的矸石堆上进行植被恢复。如图所示。

2)与土壤相比,分析矸石堆不能生长植被的原因。


材料三:当地发展以谷子、藜麦等耐低温、抗干旱的杂粮作物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业,实现乡村振兴。

3)为提高杂粮作物单产,列举当地可采取的农业技术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