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的斜线表示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地方时为6日6时20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火奴鲁鲁(22°19′N, 157°50′W)的区时为( )
A.5日19时20分 | B.5日18时20分 |
C.6日18时20分 | D.7日19时20分 |
下列关于甲地位置与该日白昼较长的城市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悉尼 | B.北半球,莫斯科 |
C.南半球,悉尼 | D.南半球,莫斯科 |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 | 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
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 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
读地球某地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按照板块构造学说,图中Y山脉属于
A.印度洋板块 | B.亚欧板块 | C.非洲板块 | D.美洲板块 |
图中F河流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 B.水流湍急 | C.有结冰期账 | D.多泥石流 |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图甲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
B.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
C.石油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
D.便利的水陆交通,使A城市成为该省最大的工业城市 |
关于该省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读图甲乙为两个岛屿,回答下列各题。甲岛森林树种比乙岛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跨纬度带较多;②纬度较低;③人工引进品种较多;
④东西降水差异大;⑤地形起伏较大,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A.①② | B.①⑤ | C.②③ | D.③④ |
近年来,乙岛发展成为所在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优越的气候条件 | B.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 |
C.政府的优惠政策 | D.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
对甲岛生产、生活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洪涝 | B.台风、地震 | C.干旱、台风 | D.地震、洪涝 |
乙岛的蔬菜生产“忙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热量 | B.水分、热量 | C.水分、交通 | D.市场、交通 |
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 B.5° | C.8° | D.10° |
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
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 B.②和③ | C.③和⑤ | D.④和⑤ |
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 | B.② | C.④ | D.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