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地球上较大尺度大气活动中心的气流运动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题。
甲、乙两地均位于30ºN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 |
B.甲乙均是由热力原因形成 |
C.乙地炎热干燥 |
D.甲地温和湿润 |
读不同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代号分别是
A.10、11 | B.11、12 | C.11、10 | D.12、10 |
图中进入现代型的一组国家代号是
A.l、2、3 | B.4、5、8 | C.7、9、10 | D.6、11、12 |
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 | B.北美洲 | C.大洋洲 | D.非洲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心区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经济水平提高 | B.城市等级上升 |
C.交通通达度提高 | D.城市地域范围扩大 |
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长 | B.交通方式变化 | C.经济规模扩大 | D.生活方式改变 |
我国两个大型钢铁公司——鞍钢和宝钢相比,其区位的显著不同点是()
A.宝钢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鞍钢没有 |
B.宝钢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而鞍钢没有 |
C.鞍钢附近有钢铁工业所需的原料铁和燃料煤,而宝钢没有 |
D.鞍钢附近劳动力充足,而宝钢附近不够丰富 |
我国20世纪50年代扩建的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钢差不多,最初需职工3万人,现在职工不足2万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体力劳动量相对增加 |
B.钢铁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 |
C.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要求逐渐增加 |
D.对原料的利用率、加工深度不断提高 |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 B.乙、丁 | C.乙、丙 | D.甲、丙 |
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