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为城市起源奠定了物质基础 |
B.城市出现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
C.早期的城市规模小,但发展稳定 |
D.最初城市功能主要为商品生产中心 |
在下列各种措施中,能够有效地改善该城市工业污染严重状况的是
A.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改变城市的主要职能 |
B.迅速减少城市机动车的数量,发展城市立体交通 |
C.加大城区建设,开发新区 |
D.搞好城市绿化,控制城市污染物的排放量 |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A. | 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
B. | 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
C. | 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
D. | 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
某年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图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
视运动状况,四幅图如下,试完成:
四位会员所在的纬度,由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A.丙 甲 乙 丁 B.乙 甲 丁 丙 C.甲 丙 丁 乙 D.甲 乙 丙 丁
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人们来说:()
A.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北方上中天
B.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南方上中天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到西南方向落下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到正西方向落下
从正午太阳高度来看:()
A.丙地与甲地可能在某一日相等
B.丙地全年小于乙地
C.6月22日,甲乙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D.6月22日,甲以南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某日的太阳视运动路径,图中椭圆为地平圈,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图中∠α=23°26′,∠β=32°34′。据图完成:
若该地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则此时北京时间是:
A.9时20分 B.21时20分 C.15时40分 D.6时40分
此日是:
A.6月22日 B.12月22日 C.3月21日 D.9月23日
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的纬度为:
A.80°52′N B.34°N C.80°52′S D.34°S
读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此刻,北京时间
A.3:20 B.9:20 C.15:20 D.21:20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0° B.5°N C.15°N D.23°26′N
6月22日,该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A.6°34′ B.8°26′ C.21°26′ D.21°34′
此日,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偏北
C.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最大值为15° D.巴西高原呈现草类茂盛的景象
此日某时刻,该纬线上的甲、乙两地的太阳高度均为15°,则甲、乙两地之间最短地面距离是
A.1650km B.3300km C.4950km D.66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