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五一假期,天津市某高中的张三想约几个同学一起外出旅游。李四提出去香港,王五提出最好去海南三亚,麻六想去日本,侯七提出去嵩山。但他们每人只有八百元的花费,又想让旅行社全包。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他们最宜选择的旅游风景地是( )
A.日本 | B.三亚 | C.香港 | D.嵩山 |
选择的主要理由是( )
A.旅游费用 | B.交通条件 | C.身体状况 | D.旅游安全 |
影响旅游地选择的最主要的主观因素是( )
A.旅游者的资金和闲暇时间 |
B.旅游者的动机和偏好 |
C.旅游者的出游方式 |
D.旅游地的美学价值 |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的是
A. 海平面上升 B. 粮食减产 C. 物种灭绝D. 火山地震
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会降低②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①发展低碳能源经济②提高植被覆盖率
③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利用下列资源时,应特别注意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或寻找新的替代品的是
A.土地资源 | B.矿产资源 | C.生物资源 | D.水资源 |
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
A.联系性 | B.数量的有限性 |
C.分布的规律性 | D.地域差异性 |
图5中大圆为晨昏圈,圆内为白昼。读图回答9——11题从C点到D点沿最近路线的行走方向为()
A.先向南,再向北 | B.先向北,再向南 |
C.先向东南经F点再向东北 |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不经过F点 |
E点的夜长为()
A.14小时 | B.12小时 | C.9小时 | D.10小时 |
此时,下列情况可信的是()
A.正是大兴安岭林区地面光照最强的季节 | B.悉尼午阳高照 |
C.正是我国南方柑橘收获的季节 | D.索马里洋流为寒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