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C.高原沙漠广布
D.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各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回答1—2题。

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A.冬春季的南坡 B.夏秋季的南坡
C.冬春季的北坡 D.夏秋季的北坡

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昼夜长短 B.正午太阳高度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率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后回答1—2题:
形成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A.大理岩 B.砂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读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①板块主要位于经度10°W-60°E之间完成1-3题。

③板块是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2010年10月印度尼西亚“两天三灾(火山、地震、海啸)”是有哪几大板块相互运动造成的

A.②③ B.④⑥ C.④⑤ D.①③

主要位于①板块上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中甲图),回答1—2题。

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 D.雨水、处暑

图中乙图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春 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芒种

某市某中学开展地理观测活动,图中各点是a、b、c、d四个小组以村庄M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据此回答1—2题。

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

A.山脊 B.山间盆地 C.鞍部 D.山顶

a、b、c、d四个小组所在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A.a B.b C.c D.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