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雷暴天气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美国雷暴天气的空间分布规律。
(2)图中字母A线内部的取值范围是 ,并分析该地与附近地区雷暴次数发生差异的原因。
(3)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发生雷暴天气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10分)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上太阳高度为0°,且与纬线(70°)相切于B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我国北京此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此刻D点的昼长是 小时。
(3)简述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两个不连续界面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图中地震波类型名称:C________,D________。
(3)A、B两个不连续界面之间是地球内部分层的________,主要物质成分是含铁镁的________盐。
(4)地震波C、D传播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点附近(填字母,下同)。
(3)图中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当全球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
(5)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读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该图为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3)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________,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
(4)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
(5)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GIS的工作过程主要有哪些环节?
(2)图示的“图层”按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类,属自然地理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人文地理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要研究邮电通信点的布局问题,你认为还应该增加哪些图层?请简单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