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森林、铁矿和水能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的工业体系。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的一系列工业部门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是 。以它为中心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的特点是面积 ,生产规模 ,协作企业 。
(2)①表示 ;⑤表示 。
(3)一些工厂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有的是由于生产上的联系,有的则是为了共同利用 和 。
(4)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 现象,而形成 。
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②③的界线是。
(2)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
(3)为保证华北地区的供水安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
。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下图为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GDP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问题。
对A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从1286万增加到1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材料二:读图
(1)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2)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材料3:2008年山东省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在莱州又发现一特大型金矿,探明金矿资源量103吨;在济宁新发现一处特大型铁矿——济宁铁矿,其中兖州颜店矿段已控制资源量高达10亿吨,是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最大铁矿。
(4)若两地的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试简要分析将给当地带来哪些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珠三角部分区域图和珠三角地区产业构成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20世纪70~80年代,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企业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这次产业转移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90年代中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又开始了第二次产业转移,原先从香港.台湾等地迁来的部分产业逐步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欠发达地区。
材料二:
(1)试说明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的产业部门具有哪些特征?
、。
(2)90年代以来,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3)在上述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转移给转入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主要影响:、。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乙中C湖泊的名称:
C:。
(2)图中大庆是我国的
工业基地,美国南部工业区中的也有该工业分布。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工业布局的新趋向是 。
(3)简述甲图中A和乙图中B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的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