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小裁判,这些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正确吗?仔细想想,正确判断。
(1)许多天就好像一天,许多月就像一个月。(比喻) ( )
(2)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比喻)( )
(3)—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拟人) ( )
(4)张老师好像是出去开会了。(比喻) ( )
标出句中的错别字,再依次该在括号里。
东方升起了起明星。如果不很快催毁这个火力点,在离明前久功不下高地主峰。()
读下面的句子,请在疑问句后面画上“√”。
⑴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⑵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⑶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
⑷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找出下面句子的错别字画上横线,把正确的依次写在()里。
(1)她走得很流敞,没有一点儿瞌瞌绊绊。()
(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他,也可以白白地糟塌他,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
(3)孩子要官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4)落日的余辉染红窗棂,园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喻,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应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判断对错,用“√”或“×”表示。(每题1分。共3分)
(1)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话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3)《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是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顺序来写的。 ()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2)“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3)“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4)《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