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4分)
绑(        )  绣(        )  喉(        )  拦(        )
帮(        )  秀(       )  猴(        )  栏(        )

科目 语文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8%)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        )。(《桂林山水》)这段话是将看到的与 结合起来写具体的。
(2)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它尤其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索溪峪的“野”》)这段话是按照的顺序写的,是运用的方法写具体的。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6%)
()规定冷静地()急切的()
壮烈()明显地()分外的()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5%)
波()壮阔奇珍()宝对答如( )
危峰()立玲珑()透不()一格
正()危坐 不()言笑举世()()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3%)
(1)“漓”字,部首是(),除去部首还有()画。
(2)在“道歉”这个词中,“道”字的意思是()。
①方向。②道理。③方法。④说,表达。

按原文填空,回答问题(10%)
(1)日出江花(),春来江水()。
等闲识得东风面,()。
(《古诗三首》)
(2)野葡萄由黑变(),牵牛花由黑变(),女孩儿身上的新褂子由黑变()了。远远近近,初升的红日把他们()。(《山沟的孩子》)这段话通过描写事物颜色的变化来写孩子们上学
(3)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齐头并进,()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观潮》)
(4)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那(),那(),那(),怎么不叫人陶醉呢?(《语言的魅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