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指出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A.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
C.区域性经济分工的扩大 |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
196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城镇精简职工队伍,到年底,职工减少了 872万,城填人口减少1000万人左右。1962年、1963年又减少职工1000多万人,减少城镇人口1600万人左右。这主要是为了
A.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 B.疏散人口准备战争 |
C.支持农业合作化运动 | D.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
观察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证书应该颁发于1925年 |
B.“本校”是在美国帮助下建立的 |
C.“本校"学生大都成为国民革命军的骨干 |
D.此证颁发时北伐军已收回汉口英租界 |
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洪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剌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
B.天演法则产生巨大影响 |
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 |
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 |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各投入生产,淸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淸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A.光绪帝恩准英国人寄居人淸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
C.中国准添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
D.大清允定各使馆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
某一时期,从澳门出发国际贸易航线有:澳门——马六甲(马来西亚)——果阿(印度>一 ―里斯本(葡萄牙);澳门――长埼(日本);澳门一马尼拉(菲律宾)――阿尔科(墨西哥),这一时期最早是
A.13世纪 | B.14世纪 | C.15世纪 | D.16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