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学生在探究学习“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这一问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罗斯福新政把救济、保险、就业较好地结合 |
| B.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
| 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导致国民资产大量转移 |
| 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 |
《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
| C.趋向“三教合一” |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
先秦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 A.墨家 | B.道家 | C.法家 | D.儒家 |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 A.维护周礼 | B.实行仁政 | C.强调教化 | D.为政以德 |
有人写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法道究竟孰是孰非?”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 B.社会现实 |
| C.人与社会和谐 | D.人的生命 |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 平均时间 |
1885~1919年 |
1920~1944年 |
1945~1964年 |
|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
30年 |
16年 |
9年 |
|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
7年 |
8年 |
5年 |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