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是
A.浪漫主义 | B.自由主义 |
C.空想社会主义 | D.科学社会主义 |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 | B.人口急剧膨胀 |
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 |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
“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大跃进”时期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