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下表(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的相关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
科技发明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
件 |
件 |
百分比 |
件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①中国古代科技曾经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②新航路的开辟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使中西科技发展趋势发生了逆转
③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④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造成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在1787年制宪的时候,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目的是
A.削弱众议院的职能 |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
C.用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 D.避免少数人的暴政 |
某学者罗列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你觉得他最有可能得出结论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
A.议会权力的扩张性和至上性 B.民主进程的渐进性和灵活性
C.政治发展的艰难性和曲折性 D.法制建设的超前性和完备性
近代西方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在不断演变。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5%。美国在1885~1889年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
A.议会始终是国家的决策中心 | B.政府权力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 |
C.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控权 | D.议会是国家最高的立法机构 |
学者陈衡哲在《西洋史》中写道:“科学与文艺是文化的双翼,缺了一样,那个文化便成为畸形的了。科学是偏向理性的,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启蒙运动兴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过于
A.达尔文 | B.莎士比亚 |
C.伽利略 | D.牛顿 |
某历史探究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据此推断,该研究课题可能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
B.古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