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此老是世界英雄扫万里风烟,定一统山河名流百代;其人作中华元首抱三民主义,伸五权宪法志矢千秋”。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 ( )
A.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饯,不变节,是我良师 |
B.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 |
C.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
D.创造着盖世丰功,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永远是我们模范,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 |
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说:“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
炉,日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做为冶铁燃料始于
A.汉 | B.唐 | C.南宋 | D.明 |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
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
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 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
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 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 B.罗马教皇 | C.马丁.路德 | D.贵族 |
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大一统” |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三纲五常 | D.“天人感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