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这实质上反映出

A.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B.分封制已开始解体
C.三国霸主地位确立 D.吴越文化的先进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夫仁义礼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从政治角度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的是

A.道德准则 B.治国理念 C.哲学基础 D.变革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