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曾说:“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反映出( )
| A.“重农抑商”思想非常兴盛 | B.土地兼并的现象比较普遍 |
| C.买田置地是当时权贵的首选 | D.汉代政府要求官员勤俭持家 |
下表是1957--1960年我国主要经济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由此中共中央
| 农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
|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
1957年 |
43.3% |
31.2% |
25.5% |
| 1960年 |
21.8% |
26.1% |
52.1% |
|
| 增长率 |
-22.8% |
47% |
223% |
A.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加快农业合作化步伐
C.实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D.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 A |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 |
放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
|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最终解决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和分歧 |
| C |
尼克松总统访华 |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
| D |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
“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里列宁评价的是孙中山的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几种主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影响其中3(曲线)所代表的经济形式迎来发展最高峰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 C.官僚资本控制经济命脉迅速膨胀 | D.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新文化运动期间,辜鸿铭曾指出:“人们经常断言汉语中没有关于‘自由’的词汇,但令人惊奇的事实是,不仅汉语中有关于‘自由’的词汇而且这个词还准确地表达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汉语中表示‘自由’的字是‘道’ ……当它在‘自由’这个意义上使用时,被定义为遵循我们本性的法则——率性之谓道。”辜鸿铭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 A.推进文学革命 | B.弘扬传统文化 |
| C.提倡自由平等 | D.否定西方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