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前身)于1868年—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 )
年份 |
宗教 |
世俗消息 |
科技 |
比评与建议 |
1868年 |
48% |
26% |
22% |
4% |
1869年 |
36% |
36% |
9% |
19% |
1870年 |
18% |
68% |
5% |
9% |
1871年 |
16% |
46% |
23% |
15% |
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 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
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 D.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
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实行 | B.香港澳门的回归 |
C.经济特区的建立 | D.广电事业的发展 |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而且是一项建设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下列与“新经济体系”内涵相近的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
C.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如图为1955年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在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时拍摄的照片。下列与该厂的建成投产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 |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
C.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
D.沈阳机床厂 |
1898年9月2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來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
A.建立起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
B.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
C.有限度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业军事、民用工业 |
D.对封建制度实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近代化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