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古代传统中历来提倡节俭,而在明代中期,陆楫提出“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社会消费观念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
C.戏剧发展推动奢侈风气 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
D.坊市格局明确,官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

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

A.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B.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田庄手工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