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③—②—① | B.①—③—② | C.③—①—② | D.②—③—① |
某企业2009年生产甲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280亿元,如果2010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其他条件不变,则2010年该企业甲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40亿元 | B.280亿元 | C.560亿元 | D.420亿元 |
产品质量,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走以质取胜之路。其经济学依据是()
A.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 B.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
C.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 D.产品质量决定商品的价格 |
据《经济日报》报道,全国优秀少儿期刊《小学生拼音报》向500所贫困小学免费赠报进行文化扶贫。这里用于文化扶贫的《小学生拼音报》()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 B.不是商品,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社会承认 |
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别人消费的 |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的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可以用来表达文化的:
A.不平衡性 | B.包容性 | C.同一性 | D.时代性 |
对“前贤”的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先谁”)。这对我们创新的启示是:
A.亲自实践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 B.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力军 |
C.创新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 D.科技是创新的重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