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促进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营造创业、创新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量,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材料一
中国 |
美国 |
日本 |
韩国 |
|
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 |
3 |
43 |
10 |
6 |
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
约4 |
25 |
20 |
约7 |
注:中国文化产品输出仅占引进的30%,中国文化价值、中国理念输出还很弱;我国真正具有创意、研发、制作水平的文化企业不多,创造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有限;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有待加强。
材料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引起广泛关注。某校高三(2)班学生围绕“发挥市场作用,激发社会活力”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同学们了解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市场地位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见下表)。
时间 |
对市场地位的认识 |
作用和意义 |
1982年党的十二大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
1992年党的十四大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建立和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发展 |
2002年党的十六大 |
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
2012年党的十八大 |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 |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材料二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央行推动金融市场改革的举措有
时间 |
举措 |
1996年 |
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
1998年、1999年 |
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
2004年 |
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
2012年 |
进一步扩大金融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
2013年7月 |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
中国共产党在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和现实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决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这一理论突破为利率市场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材料三专家指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并更多用于保证和改善民生,是国企应尽之义,也符合百姓之盼。但也应该看到,国有企业“卸包袱”,发展新兴产业等都需要资金投入。同时,企业发展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有差别, 分步骤地逐步提高缴交比例,符合实际情况。有利于避免“杀鸡取卵”
(1)上述材料给我们以什么样的认识论启示?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材料二中的举措进行评论。
(3)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如何理解“有差别.分步骤地逐步提高上缴比例才符合实际情况”?(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统计表
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就与领导干部的政绩开始挂钩,“十二五”规划又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把着力点转向打基础、利长远、保民生的工作上来。新的发展思路,开创了“十二五”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国家合理调整经济增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思路转变所体现出的唯物论道理。
2013年入冬以来,我国东北及华北大片地区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雾霾天气的出现,既有气象原因,更有排放污染原因。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进行工业革命后几乎都经历过环境的恶化,深受过雾霾之苦。他们在治理雾霾问题的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通过制定科学的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关闭污染企业、减少煤的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强化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管理、加强环保宣传等措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1)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借鉴的发达国家的经验,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治理雾霾问题?
材料二由于雾霾严重,空气质量不佳,北京2014年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广大市民积极响应。但“年味”不减,天坛、地坛两大庙会上的民俗文化风情展受到市民热捧;微信拜年成为年轻人的新宠;新马泰旅游过春节,感受异国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北京市民的做法对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允许采取差异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材料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四方面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方法论原则?(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