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的退休教师蒋国珍老人,在很多人眼里算得上是一朵“奇葩”。自己一生过着清贫节俭的生活,但是却用自己工资支助了许许多多的学生读书,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后来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的称号。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
| B.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 |
| C.家庭状况直接决定了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 D.价值选择有自己的理由,不应有统一的评判标准 |
漫画中电视媒体的做法()
| A.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
| B.能够发挥正确意识的导向作用 |
| C.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
| D.没有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 |
班级管理经常运用赏识教育模式,一些原先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被赏识和认可后,一段时间克服了许多坏习惯,变得精神焕发了。这启示我们()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 |
|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
|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
费尔巴哈在对各国的神考察后发现,各国的神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他说“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
|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
|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
| D.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作用 |
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
| A.主观意志的产物 | B.客观精神的产物 |
| C.人脑机能决定的 | D.客观存在的反映 |
从哲学上看,“守株待兔”寓言中的农夫的错误在于()
①想问题、办事情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
②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
③把事物之间偶然的联系当成了必然的联系
④没有认识到一切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