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世界环境日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
(1)材料体现了我们的什么发展战略?(2)为此,我国制定了哪些国策?(3)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上述战略和国策?(5)
(3)为践行上述行动,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4)
材料一 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材料二 胡锦涛主席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监督机制,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依法治国?其核心是什么?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青少年,你打算怎样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化一农民纷纷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温州形成了千家万户家庭企业,千军万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局面。至1985年,全市共有农村家庭工厂10.7万个。
变化二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农民不断开拓创新,,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温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突破千元到2002年突破五千,再到2009年的突破万元。短短十几年,实现了三次飞跃。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个体、私营经济均属于哪一种所有制经济?现阶段,国家对这种所有制经济采取怎样的政策?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什么?
“十二五”规划为我们绘就民富蓝图: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党和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说明了什么?(6分)
(2)面对“十二五”时期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将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请说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8分)
小玲上初中后,感觉妈妈一天到晚总是莫名其妙地打量着她。有一天傍晚回家,小玲竟发现妈妈躲在她的房间里,偷看她藏在抽屉里的日记本。小玲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就把自己的东西全都锁在自己的衣柜里。中午吃饭时,妈妈陪着笑脸说:“小玲,妈没别的意思,就是现在社会太复杂,怕你出事,女孩子吗嘛,要懂得保护自己,想想我们读书的时候……”“妈,你说什么呢?”小玲大叫起来,“一天到晚唠唠叨叨,就知道你们那个时候,怎么不想想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成天疑神疑鬼的,连我打个电话都要刨根问底。”
(1)如何看待小玲的行为?
(2)从女儿和妈妈两个角度,分析小玲与母亲产生矛盾的原因。
(3)小玲应如何化解与母亲的冲突呢?
(4)虽然有时父母管教的方式有些欠妥,但他们终日为家庭、为我们操劳,面对他们,我们该怎么做呢?
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强调,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有专家评论指出,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明确,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将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
(1)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这个宏伟蓝图目前遭遇了哪些短板?
(2)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
(3)请你分析:党的十八大为什么要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个人民生活指标。
(4)请你辨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共同理想已实现,艰苦奋斗已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