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性学习
初三某班在学习了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诗歌后开展了“好读诗,读好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分成三个小组开展活动。
活动一:为了了解初三学生诗歌的阅读情况,第一小组对本校初三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请分析下面的统计表,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你从中得出的结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你主动积累诗词名句吗吗?

选项
主动
需要老师提醒
偶尔积累
从不积累
百分比
10.11%
43.26%
28.09%
18.54%

 
你是否主动背诵诗词?

选项
主动
老师要求
不太认真背
不愿意
百分比
13.48%
65.73%
11.24%
9.55%

 
你课外有兴趣阅读诗词吗?

选项
很有兴趣
兴趣一般
偶尔感兴趣
不想读诗
百分比
11.24%
25.84%
25.84%
37.08%

 
结论及建议:                                           
活动二:第二小组要求制作一份“好读诗词,读好诗词”手抄报,现收集一些和读诗有关的名言用于制作手抄报,以下是学生收集的名言:

A.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B.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
C.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 D.腹有诗书气自华

E、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F、美学大师朱光潜所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及其他种类的文学。”
以上名言可编入“读诗作用”板块的选项是                   
以上名言可编入“读诗方法”板块的选项是                   
活动三:第三小组学《词五首》后,用学到的鉴赏词的方法完成了一首词的鉴赏。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上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道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下阕“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中“风雨”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同学被名著中的人物感动,写了一副对联。请你选择一人物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搏命运风浪,巨人谱写英雄乐章。(贝多芬)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多芬是这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贝多芬对于不幸的遭遇不妥协,不屈服。就对贝多芬形象的感悟,试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美,是生活中的曲折,是挫折时的________,是逆境中的________,是山重水复的________,是柳暗花明的________。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这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句中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辨析下面句子中“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使用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②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目不窥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群蚁排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