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MN和PQ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两端分别接阻值为2R的电阻R1和电容为C的电容器。质量为
、电阻为R的金属杆ab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良好接触。杆ab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最大的速度为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P,则( )
| A.电容器右极板带正电 | B.电容器的最大带电量为![]() |
C.杆 的最大速度 等于![]() |
D.杆 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功率为![]() |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对以下几位科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表述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
C.库伦发现了电荷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
| D.密立根最早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
木箱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在箱内有一轻弹簧,其一端被固定在箱子的右侧壁,另一端拴接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车,木箱与小车相对静止,如右图所示.不计小车与木箱之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 N |
| B.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 N |
| C.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10 N |
| D.弹簧被拉伸,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 N |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 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下F="l" 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
A.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 5 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 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 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都为m的物体a和b,它们之间用轻绳连接,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都为μ。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a和b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如果在运动中绳突然断了,那么a、b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
| B.a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处于静止 |
| C.a作匀速直线运动,b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
| D.绳子刚断时它们的加速度大小都为μg |
如图所示,人通过跨在光滑滑轮上的细绳拉一物体静止。当人向后跨了一步后,人与重物再次保持静止状态,关于跨步以后各力的大小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
|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
| 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 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