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梁任父同年①
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②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注】①这首诗是1896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时写给梁的一首诗。②侉(kuǎ)离:这里是分割的意思。
诗歌最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请概括安徽茶叶发展的三大优势。(每条不超过8字)
安徽茶叶具有先天和后发的发展优势:长江南北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特别是以黄山为中心的皖浙赣产区是我国两大“绿茶金三角”之一。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有效成分的积累,因而茶叶品质优异。全国十大名茶出于此产区的有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4种。此产区另有霍山黄芽等89种名优茶被列入《中国名茶》榜。此产区拥有全国最早科研所之一的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全国最早茶学专业的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全国两所中等茶业专科学校之一的屯溪茶业学校,并建有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优势: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小题。
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此诗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这首词的上阕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以“槛外长江空自流”作结,有何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绘了景物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 别
李 中
行杯酌罢歌声歇,不觉前汀月又生。
自是离人魂易断,落花芳草本无情。
都门送别
沈 彬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
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1)两首诗中写野外植物的句子各起什么作用?柳永的《雨霖铃》中的哪一句与“岸柳萧疏野荻秋”句的感受相同?
(2)古人送别诗往往用浓墨于送别场面,但李诗却别具一格。请指出其特别之处,并分析其作用。
(3)诗评家云:沈诗写离别之情,妙在不从正面落笔。请结合全诗内容,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与浩初上人①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释】①浩初上人:即浩初和尚,潭州人,当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作者。
②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因党争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
这两首诗都写到山,但写山的手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结合这两首词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它们的异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