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城市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外来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下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2002年
2012年
年均增长
城镇化率(%)
30.09
52.57
3.01%
户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
举家迁移比率(%)
22.38
20.66
-0.80%
城市建成区面积(km2)
25 973
45 565
5.78%

 
注:(1)城镇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2)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拥有城镇户籍(市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2002~2012年间(    )

A.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进程慢
B.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
C.城市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D.环境污染逐步加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4年,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有关东北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主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③振兴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④振兴老工业基地应以深圳为表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阅读我国长江流域低山丘陵区某县资料,判断 题。
表一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耕地
林地
草山草坡
湖泊
其他
1976年
45.2%
4%
8%
2%
40.8%
1996年
30.8%
14%
20.3%
10.8%
24.1%

表二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


秸秆
薪柴
煤炭
沼气
小水电
其他
1976年
50.3%
32.4%
10.3%
0.5%
0.8%
5.7%
1996年
20.5%
10.8%
15.4%
35.3%
15.2%
2.8%

19.该县1996年与1976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变化特点有()
①植树造林、种草  ②退耕还湖③土地利用以种植业为主④土地利用以林果业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
A.禁止乱砍滥伐问题 B.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
C.农民温饱问题 D.水土流失问题



20070124

读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 题。


8.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9.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10.不符合鞍山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传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清洁生产B.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C.积极关停传统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回答 题:

1.上图体现了我国在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2.在山西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B.不利于山西经济发展
C.输电的经济效益远低于输煤 D.不利于铁路运输的发展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8.下列无法体现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是()
A.处在长江上游出口的独特地理位置,可调控长江上游的全部洪水来量
B.高耸的水库大坝可用于拦蓄洪水,调节洪峰
C.避免“悬河”——荆江干堤溃决所发生的毁灭性灾害
D.缓解洪水对重庆市的威胁并减轻对鄱阳湖的淤积
9.长江三峡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 ③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减轻“三废”排放 ④可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