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A处铁路线的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2)分析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并说明理由。
(3)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B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图1)。上片区主要为居住区,居民多从事农业活动;下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联系松散的非农业活动,图2示意下片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
(1)图3示意图1中AC一线的地形剖面,在虚线框内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2)M乡集镇区对全乡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较弱,分析其原因。
(3)有人建议将现有汽修厂升级为公路驿站。从服务业发展的角度、对升级的方向进行概括,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表格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距河源的距离(km) |
测量点水位高程(m) |
|
甲河 |
乙河 |
|
0.0 |
192 |
190 |
0.5 |
180 |
179 |
1.0 |
172 |
172 |
1.5 |
171 |
169 |
2.0 |
167 |
167 |
2.5 |
164 |
166 |
3.0 |
163 |
162 |
3.5 |
161 |
155 |
4.0 |
157 |
154 |
4.5 |
151 |
153 |
5.0 |
142 |
152 |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须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 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 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3)据材料2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三者之间的关联性。
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
材料二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信邮电、旅游业为主。
(1)新西兰享有“绿色生态”,植被覆盖率约80%,810万公顷森林中,原始森林约占78%,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2)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
(3)新西兰发展“绿色产业”。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绿色产业”的基本特征。
(4)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财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要求。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l、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
(2)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
(3)沙特阿拉伯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很差,但在首都利雅得附近却有大片的枣椰林分布。试推测其成因。
(4)海水淡化能源耗费大,成本较高。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产量最大的国家。简析沙特阿拉伯重视海水淡化的原因。